蔡英文的問政風格
妙寄子 2020/4/15
背景說明: 自從中國的武漢爆發新冠病毒疫情,台灣就一直和中國就疫情的認知,出現激烈的爭吵。武漢封城也震驚了台灣。台灣有了SARS的經驗,第一時間就斷絕兩岸交流。這些動作,自然是激烈的影響蔡英文總統的執政姿態。她的問政風格自然是會有巨大的改變。另一方面,中國在疫情數據和通報的時機點都出現嚴重瑕疵,因此,中國在國際外交站在弱勢方,也讓蔡總統有外交戰的對抗機會,也有趁機操控防疫績效拉攏歐美的空間。
---
總結論:
在新冠病毒發生之後,蔡英文的問政風格轉向疫情相關的民生需求為主。所以,她就是會專注疫情中明顯的需求。假如這些明顯的需求可以發揚光大,她的執政就會順暢。堅守防疫抗疫的初衷(防止疫情大爆發而造成國家社會的巨大損失),吉。利於設一個大目標去奮鬥(獲得全民和國際的認同建立新的國家氣勢),努力去奮鬥就會有成果。市場需求不容易把握,所以,是有風險存在。民生需求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蔡英文要多多努力於公關交際,打開人際關係和國際關係。
---
2020/2/15-3/15。努力找到可以快速改良的產品項目。然後,鎖定項目,運用國家隊實力去快速改良。這是,國家未來可以投資又賺大錢的機會。【設定可快速改良瑕疵的產品項目】
2020/3/15-4/15。去面對外部大環境忽然形成的整體災難。客觀的運用資源,該給予補助的就給予補助。【台灣推動各方面的紓困補助】
2020/4/15-5/15。趁對方急迫需求而推出高單價的醫療產品,大賺一筆。當然,這是要有深入行業專家的情報體系的支援才辦得到。【台灣開始量產高品質醫療高級器材。大賺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