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立政府
妙寄子 2024/12/26
「分立政府」(divided government)通常出現在總統制的國家,內閣制的國家由於行政與立法權都由國會掌控,由最大黨單獨或組成政黨聯盟執政,因此基本上不會出現分立政府。而在總統制的國家,由於行政與立法分別由總統和國會執掌,加上國會選舉經常是在總統任期中間舉辦,因此才有可能出現總統所屬政黨與國會最大黨分屬不同政黨的分立狀態。
在成因方面,分立政府主要肇因於選民的分裂投票(split-ticket vote),也就是選民在總統與國會選舉分別投給不同政黨的候選人,不管是刻意(intentional)或非刻意(unintentional)。在運作方面,相較於行政與立法同屬同一政黨的「一致政府」(unified government),分立政府可能導致政策推行的缺乏效率,以及行政與立法部門之間的僵局(stalemate),這就是目前韓國出現的情況,某種程度上也是台灣現今的政局寫照。而在如何解決困境方面,主要集中在增強政黨功能與政治責任、以及改進府會互動機制等兩大面向,具體方案包括改革選舉制度、延長國會議員任期、降低國會同意權行使門檻等。
韓國自1987 年首次舉行總統全民普選以來,分立政府所造成的總統與國會的對立司空見慣,而總統任期中或卸任後遭受刑事訴追屢見不鮮,例如盧武鉉前總統卸任後2009年受到檢方收賄調查因而自殺。李明博前總統卸任後2020年因收賄罪入獄,直到2022年才由尹錫悅總統特赦。朴槿惠前總統更在2016年任期中因友人干政問題由國會彈劾,再由憲法法院罷免去職,翌年更受到起訴判決入獄。由此可見,韓國對民主化的歷史創傷和濃烈情感與台灣有著極大差異,造成韓國民眾對政治人物的高度不信任與警覺,這是在觀察韓國政局時不可不注意的面向。
台灣與韓國在殖民歷史、專制統治、民主化運動有許多共通之處,然而兩國在歷史、文化與民主等領域的對話卻不頻繁,相當可惜。
韓國政局動盪對台灣安全局勢是否會造成影響?韓國各政黨雖然在對美、對中、對朝政策立場有所差異,但是對「美韓同盟是韓國國家安全保障基石」的基本立場並無二致。因此即使親美的尹錫悅總統下台,未來繼任者仍將在美韓同盟的基本架構下制定國家安全政策
對台灣而言,當然有必要密切觀察韓國政局的走向,但更重要的是充分理解韓國國家安全政策的基本面,也就是韓國朝野如何看待美國的保護傘與北朝鮮的威脅,同時增強與韓國在歷史記憶與民主自由的交流對話。 (作者為台灣智庫研究員)
節錄部分文章.
…